自6月1日起,中國拍賣業將正式實施《拍賣師操作規范》、《機動車拍賣規程》、《不動產拍賣規程》三項重要標準。
“加上2010年7月1日實施的《文物藝術品拍賣規程》、2012年1月1日實施的《拍賣術語》和2012年5月1日實施的《拍賣企業的等級評估與等級劃分》國家標準。”全國拍賣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衛東告訴中國商報的記者:“這幾個標準發布實施后,連同之前的《文物藝術品拍賣規程》等在內的一項國家標準、五項行業標準基本覆蓋了拍賣業主要業務領域和整個操作過程,標志著拍賣業標準體系的初步建立。促進拍賣業務規范運作、拍賣服務品質提升是這些標準制定、實施的主要目的。”
建立行業服務標準
據了解,經過26年的發展,我國拍賣行業作為一個獨立的專業市場服務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已成長為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拍賣業的發展正從政策主導型向市場主導型、從數量增長型到質量增長型發生著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拍賣行業的服務標準將對拍賣服務品質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發揮重要作用。
標準化工作是提高拍賣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的基礎,是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依據,是規范拍賣市場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維護拍賣活動買賣各方合法權益,促進拍賣業有序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
據介紹,拍賣行業從2006年開始著手開展行業標準化建設工作,2008年12月全國拍賣標準化技術委員成立,2009年12月中國拍賣業的第一個標準——《文物藝術品拍賣規程》頒布。
“截至目前,共有一項國家標準和五項行業標準陸續頒布,完成了行業標準化建設的第一個初步目標,即基本完成了主要拍賣業務標準的編制工作。下一個階段,拍賣行業將在繼續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的同時,重點落實、實施這些已頒布的標準。”李衛東介紹說:“6月1日實施的三項標準,是拍賣行業的業務標準,但更可以成為全社會監督、觀察拍賣企業服務規范水平的依據,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全社會共享的標準,會對行業自律產生積極影響。”